载货电梯

新闻分类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公司全称: 江苏亚新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工业园区

电话: 13615247530

传真: 13615247530

联系人: 刘先生

销售热线: 13615247530

邮箱: 2757341927@qq.com

网址:www.jsyxdt.com

联系人: 刘 伟
电话: 13615247530 15252550007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乘客电梯厂家要以科学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发布日期:2017-08-02 作者: 点击:

乘客电梯厂家要以科学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电梯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是随着使用量的增加,也会出现各种潜在问题,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因为电梯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电梯间隙过大问题是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其中一个因素,它是由于轿厢地坎与井道壁间的空隙过大引起的。这一问题不像其他设备问题,只是将电梯乘客困在密闭空间内这么简单,轿厢地坎与井道壁间的缝隙过大,会导致乘客直接坠落到电梯的井道内。由于电梯所处的楼层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人员坠落电梯井道就必然会对其的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损失。基于此,乘客电梯厂家应将这一安全问题重视起来,以科学技术手段出发来使电梯发挥出真正的安全便捷效用。

  1.严格执行电梯井道的设计要求

  电梯在生产成型的过程中,对井道的尺寸和施工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而实际安装电梯的过程中,部分建筑设计单位并没有按照其要求进行针对性设计。这样一来,电梯设备的使用单位和维修人员就没有办法得到真实的数据内容,从而导致了轿厢地坎与井道壁间的缝隙过大的问题出现。在电梯投入使用后,检验人员就难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有关建筑企业和单位必须对设计阶段就要对电梯井道的设计尺寸和施工要求进行明确,这是控制电梯设备间隙过大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

  2.细化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针对电梯设备管理内容复杂的问题,检验电梯设备的管理部门应从细化安全隐患问题的预防措施入手来提高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具体来说,应制定出符合行业现状的管理制度、检验作业规范以及标准来实现预防安全问题发生的目的。例如,一旦发现检验的电梯存在相关的安全隐患,就应立即停止作业内容对隐患的存在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此外,还应定期的对电梯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培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轿门与地坎间隙的测量技术、测试技术以及检查技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派遣具备作业经验丰富的督导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检验进行教育指导,这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专业检验电梯设备的人才。当检修人员排除隐患后,检验人员还要对存在问题的电梯设备进行复查,确认使用合格后再恢复使用。

  3.找出问题发生源头

  影响电梯设备间隙过大的原因有很多,检验人员应多方面的角度来找出安全问题发生的源头,这是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的有效策略。检验人员在发现问题后需要对检修的时间做出设定,这就意味着检验作业人员要在了解电梯设备问题的出现源头的基础上进行。以某小区电梯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过程为例,维修人员要按照电梯生产厂家在发货清单中,要求的井道表面与轿厢门框、轿门或地坎的间距尺寸来作为调整标准。基于此,维修人员采用了在电梯部件箱中放置防护板和安装部件的方式来提高电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这一过程,就是从问题源头上分析解决措施的最好案例,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为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效率的基本策略。

  4.严格要求参检人员资格,保证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检验人员素质是决定电梯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而对于电梯设备的检验作业必须要任命具有上岗执行证书的人员参与检验。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至少要保证两个以上的专业电梯检验人员在场才能进行具体操作。此外,在作业的过程中,与电梯安全问题检验无关的人员不能进入作业现场,以免在电梯井道、底坑区域发生不必要的问题。

  在保证参检电梯安全问题人员资格的基础上,还要着力于提升其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体来说,检验作业人员要根据导致电梯间隙过大问题的可能发生原因,对突发性事故进行妥善处理的能力。这一要求,除了要保证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外,还要培养其冷静面对问题的思维意识,只有按部就班的处理才能消除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此外,对于存在间隙过大的电梯设备问题,检验人员应做好对应的预警处理以提高处理问题的速度。在日常的检验作业训练过程中,可通过演练突发事故的方式来提升其处理危险源问题的能力。


相关标签:乘客电梯

最近浏览: